当前位置: 首页 > 古玩

顺治通宝背下户

收藏雅集网 2025-07-18 21:27
顺治通宝是清朝入关后首枚正式铸行的制钱,流通于1644至1661年。其面文为宋体“顺治通宝”,多为黄铜质地,钱缘宽阔、形制扁平,以小平钱为主,少数为折二、折十型。按背文变化可分为五式,史称“顺治五式”,在明清钱币演化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。
​​五式特征:​​
​​仿古式(1644-1651)​​:保留明代工艺,光背或背星、圈等符号,无纪局标识。
​​单汉字纪局式(1644-1653)​​:背铸单字标识钱局(如户、工),涵盖十九局三十一种背文。
​​一厘权银式(1653-1657)​​:背穿右局名、穿左“一厘”,体现银钱双本位制(每文折银一厘)。
​​满文式(1657-1661)​​:由京局专铸背满文“宝泉”“宝源”重钱,标志脱离明制,确立清钱风格。
​​满汉文式(1660-1661)​​:十五省局重开,背分铸满汉局名(如东、浙),仅部分局实现量产。
​​历史背景与意义:​​
清初为整顿明末币制混乱,在战争背景下逐步推行货币改革。顺治五式演变既是战时经济调控的反映,也是清代建立独立货币体系的进程:早期仿明制,后期引入满文规范管理,并首创铸局纪地制度;同时通过“一厘式”协调银铜双轨货币体系。其改革为康熙以后的钱币制度奠定基础,是研究清初经济重建、满汉文化融合及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实物依据。
本平台是艺术品收藏投资及爱好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,同时也已成为了艺术界为推崇的互联网品牌之一,为用户、为艺术品经营机构及其他商业机构提供供了稳定可靠的交易平台。
征集类别:瓷器、玉器、金银铜器、木器、中国字画、油画、珠宝、竹木牙角雕、金石篆刻、雕塑、纺织(十字绣除外)、工艺品、文献、邮品、票证、徽章、奇石标本、珠宝首饰、杂项等。
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与多元化需求,以持续的创新力开辟品类化专场,率先推出书法、文房、玉器、鼻烟壶以及金铜佛像、当代工艺品等性很强的拍卖项目,为细化审美视野,引导专项收藏作出积极贡献。
我们联合国内众多大型拍卖机构,以创新的服务、固定宏大的群体、的经营理念,为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一个、、便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。
追溯历史,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,玩古物一直是帝王、宦官、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。
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
续了三千多年。
直到清末民国,几乎在任何一个有学问、有身份、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,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
名人字画,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,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、玉雕、奇石作为摆设。
标签: 顺治

推荐文章